当前位置:首页>>司法动态
青田县立足“五防”把好“五关”扎实推进社区矫正维稳安保工作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2-05-06 08:3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丽水市司法局

近年来,青田县司法局坚持“全程固基础、节点严防控、管教保安全”,紧紧围绕维稳安保核心任务,坚决履行好保平安、护稳定的政治责任,立足“五防”,扎实开展社区矫正“除险保安”各项工作,确保社区矫正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健全“制防”,把好责任落实关。深入推进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建设和社区矫正纪律作风专项巡查工作,增强执法意识,健全执法机制,完善执法流程,加强执法检查,细化工作措施,层层分解任务,压实工作责任;严格执行矫正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分段教育、分级处遇”三分教育管理,严防脱管、漏管、再犯罪,近年来再犯罪率始终低于0.2%,无脱、漏管情形;严格执行定期例会、专题分析、衔接协作、联合执法等工作制度,做到每月例会、每月衔接、每季联合执法检查,确保信息畅通、信息互通、信息共享,今年以来已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次,与公安部门核对信息700余条; 严格落实值班值勤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确保重要情况、重大事项及早发现、及时控制、妥善处置,确保维稳安保举措精准落地。

二是筑牢“心防”,把好教育矫治关。深入推进“四学一做”修心教育活动,帮助社区矫正对象修心、修行、修性、修省,引导他们正言、正行、正诺、正品,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立足VR教育室、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室、技能培训室等功能室,积极落实个案矫正,突出分类管理,因人施教,积极开展爱国教育、普法讲座、技能培训、疫情防控、案例警示以及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今年以来已组织“小班化”集中教育10场次,vr教育5场次,个案心理矫治3人次,发送疫情防控信息提醒1000余条;积极打造具有青田特色的“向阳矫正”教育帮扶系统,设立涵盖法治、技能、科技、党史和心理等领域的“空中课堂”,实现社区矫正对象可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对生活困难或者身体有残疾、疾病情况的社区矫正对象,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针对性困难帮扶工作,帮助解决基本生活保障,做到帮其困、解其忧、安其心,确保他们思想稳定,今年以来已落实临时性救助55人次。

三是巩固“人防”,把好掌握动态关。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坚持专群结合,充分发挥律师、人民调解员、村(居)等基层组织、社会志愿者、矫正小组和监护人或保证人的作用,深入开展“一对一”、“多帮一”帮教活动,定期进行“面对面”谈话,及时了解和掌握社区矫正对象情况,适时调整矫正措施,真正筑牢安保维稳工作的铜墙铁壁,筑牢社区矫正维稳安保“第一道防线”;结合“四个平台”建设,将社区矫正对象纳入网格化管理,形成多部门、多层次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对矫正小组成员开展矫正业务专题培训,总结经验,查补短板;强化实地查访,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确保“管得住、管得到、管得好、不出事”,今年以来已排查走访706人次。

四是狠抓“技防”,把好活动轨迹关。深入推进“智慧矫正”应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动态监管、视频指挥、巡查督察、应急处置、在线教育、执法管理“六位一体”功能,为监管工作筑牢“防火墙”;在全市率先上线“向阳矫正”教育帮扶平台,开发实时视频督察、声纹自动比对、学习精准推送等功能模块,通过声纹识别、人脸比对,打造可视化的动态监管模式,实现了日常签到及语音汇报双要求、集中学习及教育帮扶双提升,今年以来,共计视频抽查605人次;接通公安“雪亮工程”“天网工程”,对接基层四平台,实现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立体化协同监管模式;依托“青鸟”“云雀”“灵犀”等省平台功能,以实时定位、实时核查、实时研判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链上管”、“实时管”, 确保管理不断人、联系不断线、监管不断链。

五是强化“联防”,把好衔接配合关。印发《青田县监(所)地协作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积极开展“走亲连心、共建共筑”行动,强化监地协作与沟通,全面构建监地“法治共建、安全共保、成果共享”大格局,积极打造社区矫正“无缝隙”长效衔接机制,严防出监对象逃避监管,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减少脱漏管现象,今年以来已衔接刑满释放人员31人,接回“必接必送”人员10人;强化与法院刑事审判工作衔接,做到庭前调查、庭中衔接、庭后回访的协调和有序衔接;强化与公安、检察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分析形势,研究对策,狠抓社区矫正各项监管措施严格落实到位,全面规范社区矫正执法工作,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政务公开
部门介绍
机构设置
领导简介
司法动态
政策法规
统计数据
公示公告
执法信息公示
党务公开
网站年度工作报表
矫务公开
公证公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