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庆元县司法局以当前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为突破口,持续给力,精准发力,推动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工作的落实,有效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一、找准主体短板,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
一是鼓励民间团体、非营利性机构、非政府组织参与到社区矫正教育学习工作中来。由县局统一对接与全县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等,签订合同,通过购买公共法律服务的方式,让这些非政府组织承担指定的服务项目,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社区矫正教育学习服务。二是对接县宣讲名师工作室、老娘舅调解组织、各专业调委会专家库、公检法司退休干部群体等,广泛吸纳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教育学习工作,弥补社区矫正教育学习工作人员单一的缺陷,增强社区矫正教育学习工作实效性,促使社区矫正集中教育工作队伍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建构起政府主导下市场化运作的社区矫正教育学习运行模式。
二、找准客体短板,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
一是科学合理规划学习内容。从社区矫正现有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社区服刑人员的需求出发,一方面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民主与法制教育,增强社区服刑人员法制观念,预防和矫治社区服刑人员不良行为;另一方面推出道德教育,使社区服刑人员养成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风尚和道德习惯。同时注意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通过“知罪—认罪—悔罪—赎罪”从法律的角度培养社区服刑人员的法治意识,通过“识恩—知恩—报恩—施恩”从道德的范畴来培养社区服刑人员的感恩意识,以法制教育为主线,以道德教育为补充,持续开展社区矫正教育学习工作。二是建立健全社区矫正教育学习的奖惩制度。各司法所在对社区服刑人员日常考核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汇报法、评议法、查评法、记事法、计分法等考核方法,对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学习情况区分好坏表现,进行奖励和惩处,发挥奖惩措施的激励和警戒作用,激发社区服刑人员参加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找准介体短板,从灌输方式向渗透方式转变
一是把隐性熏陶感染教育法融入到社区矫正教育学习中来。借“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平台和资源,通过劳动、宣传教育栏、书刊报纸、网络电视等营造良好的社区矫正教育学习环境;借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优势,在潜移默化中熏陶社区服刑人员,感化社区服刑人员;借社区矫正管理平台、短信群发等信息化手段,将社区矫正教育学习内容制作成课件视频,组织社区矫正教育学习流动宣讲站,创新教育学习手段和方式,引导和矫正社区服刑人员。二是更关注社区服刑人员的个性特征,更尊重社区服刑人员的个体权利,更注重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人性化教育。区别社区服刑人员在初始教育阶段、常规教育阶段、解矫前教育阶段不同表现,分别采取以认罪伏法和规范养成教育为主,以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养成教育为主和以培养健康心理为主的针对性教育措施,增强集中教育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