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9年丽水市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命名名单公布,我市新增147个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截至目前,丽水市有国家级民主法治村(社区)9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35个,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732个。
近年来,丽水市通过实施“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拓展基层法治实践,高质量推进创建工作,形成了各级“民主法治村(社区)”候选梯队。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法治合力。全面构建“党建统领+四个平台+全科网格+集成服务”工作格局,全市划分3315个全科网格,把村干部、乡镇干部、乡村教师、村法律顾问等各类有专长人员整合到网格里来,“组团”联系服务。强化村(社区)党组织对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领导,积极推动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与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平安建设等中心工作相融合。
二是推进民主自治,增强法治意识。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加强村(居)民乡村建设的参与度和村(居)务公开的透明度,让村(居)民放下私心干大事,有效凝聚基层社会治理合力。通过开展“送法下乡”、“法律进村入户”和法治宣传栏、农民书屋以及举办法治讲座、展出法治宣传图版等宣传活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日渐浓厚,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日渐提高,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日渐增强,促进和保障基层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三是巩固阵地建设,营造法治氛围。积极引导各村(社区)将法治元素充分融入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建设中,打造法治长廊、法治墙、法治文化礼堂等各种法治阵地,挖掘当地法治典故、道德故事、法治案例等植入文化礼堂,并依托乡村村晚、乡村艺术节、绿谷大舞台、文化走亲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法治文化宣传阵地,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四是强化道德教育,培育向善风尚。大力宣传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的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好故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居、进礼堂主题实践活动,挖掘孝文化、廉文化;开展家风家训征集评选,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农村移风易俗蔚然成风。积极化解村(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到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村(社区),村(居)民安居乐业,关系和谐,风气文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新闻来源:
普法与依法治理处